网络安全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治理安全 >> 网络安全 >> 正文

十个方面100个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

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18日来源: 作者:张园园

一、账号密码安全

(一)密码设置与管理策略

1.密码复杂度与长度要求:密码长度不少于8字符,混合大小写字母数字、特殊符号,能有效 增加破解难度,防止暴力破解。避免使用生日、电话等个人信息作为密码,此类信息易被他人获取,大大降低密码安全性。

2.密码使用与更换规范:不同系统采用差异化密码策略,避免处密码泄露导致多处账号受影响,保障各系统独立安全。定期更换密码周期不超过90天,及时更新密码可降低被破解风险,防止长期使。

3.密码辅助与保护措施:密码管理软件需设置二次验证保护,如指纹、短信验证码等,防止密码管理软件被破解后密码泄露。禁用“admin”“123456”等常见朝口令,这些密码极易被猜测破解,是网络安全的大忌。用同一密码被窃取。

(二)账号安全防护手段

1.账号登录安全设置:网页自动填充密码功能应关闭,防止密码在公共设备或恶意软件环境下被窃取。生物特征识别需配合密码使用,单一生物特征识别存在被伪造风险,双重验证更可靠。

2.账号异常监测与处理:系统应具备账号异常登录监测功能,如异地登录、频繁登录失败等,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行为。异常登录立即冻结账户,防止账号被进一步恶意操作,保障账户资金与信息安全。

3.账号权限与管理优化:根据用户角色分配最小必要权限,避免权限过大被滥用,遵循“最小权限原则”定期审查账号权限,及时调整离职或岗位变动人员权限,防止权限滥用或遗留风险。

二、病毒风险防范

(一)病毒防护软件与工具

1.杀毒软件选择与更新:安装带主动防御功能的杀毒软件,能实时监测系统异常行为,及时发现并阻止病毒入侵。病毒特征库每日自动更新机制,确保杀毒软件能识别最新病毒变种,保持防护有效性。

2.病毒检测与隔离技术:可疑文件需通过沙箱环境检测,在隔离环境中运行可疑文件,观察其行为,判断是否为病毒。移动存储设备接入必先全盘扫描,防止移动设备携带病毒传播到电脑,阻断传播途径。

(二)系统与软件安全维护

1.系统漏洞管理:系统漏洞补丁安装周期≤7天,及时修复漏洞可防止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系统。定期全盘扫描频率每周1次,全面检查系统潜在病毒隐患,确保系统环境清洁。

2.软件安全使用规范:软件来源验证采用哈希值比对,确保下载软件未被篡改,保障软件来源可靠。虚拟机技术隔离高风险操作,将高风险任务在虚拟机中运行,防止影响主机系统。

(三)病毒防范意识与习惯

1.病毒防范意识培养:员工需定期接受病毒防范培训,了解最新病毒类型与防范方法,增强安全意识。发现异常进程立即断网查杀,防止病毒通过网络扩散控制病毒影响范围。

2.病毒防范日常操作: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文件,避免主动接触病毒源头。对可疑邮件附件保持警惕,不轻易打开,防止邮件携带病毒入侵。

三、上网安全注意

(一)浏览器与上网环境安全

1.浏览器安全配置:选用Chromium内核的安全浏览器,其安全性能较高,能有效抵御网络攻击。浏览器插件安装白名单管理,只允许安装可信插件,防止恶意插件窃取信息。

2.上网环境安全优化:警惕“中奖”“免费”类诱导链接,这些链接多为钓鱼网站,点击后可能泄露个人信息。DNS服务采用DNSSEC验证机制,防止DNS劫持:确保访问网站地址正确。

(二)数据传输与隐私保护

1.数据加密传输:敏感文件传输启用AES-256加密,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,防止被窃取。社交平台隐私设置开启最高等级,限制他人获取个人信息,保护个人隐私。

2.网络连接安全:公共WiFi禁用网银等高危操作,公共WiFi安全性低,易被监听或攻击。网络代理服务启用双向认证,防止代理服务被恶意利用,保障网络连接安全。

四、网上交易安全

(一)交易软件与平台安全

1.官方软件下载与验证:官方APP通过应用商店验证下载,确保软件来源可靠,防止下载到恶意软件。定期检查账户授权第三方应用,及时取消不必要的授权,防止账户信息被滥用。

2.交易验证与安全设置:支付环节启用手机令牌动态验证,增加支付安全性,防止支付信息被窃取。交易记录实时短信提醒设置,及时掌握账户交易动态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。

(二)交易操作与风险防范

1.交易操作安全规范:虚拟键盘输入关键支付信息,防止键盘记录器窃取支付密码。单笔交易限额设定<5000元,控制单笔交易风险,防止大额资金被盗。

2.交易风险监测与处理:异常登录立即冻结账户,防止账户被盗后进行恶意交易。交易完成清除浏览器缓存,防止交易信息残留被他人获取。

五、电子邮件安全

(一)邮件系统安全配置

1.邮件验证与加密:企业邮箱启用SPF/DKIM验证,防止邮件被伪造或篡改,保障邮件来源真实性。敏感邮件采用PGP端到端加密,确保邮件内容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。

2.邮件服务器安全防护:邮件服务器部署APT防护系统,防止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,保护邮件系统安全。海外邮件默认进入隔离区,对海外邮件进行额外审查,防止恶意邮件入侵。

(二)邮件使用安全规范

1.邮件内容与附件安全:钓鱼邮件识别训练每月1次,提高员工识别钓鱼邮件能力,防止上当受骗。附件宏功能默认禁用策略,防止宏病毒通过邮件附件传播。

2.邮件发送与接收安全:发件人地址反向解析验证,确保邮件发件人身份真实可靠。邮件正文链接需人工解码验证,防止链接指向恶意网站。

六、主机电脑安全

(一)系统安全配置与防护

1.系统加密与权限管理:操作系统启用全盘加密,防止硬盘被盗后数据被窃取,保障数据安全。注册表关键项设置只读权限,防止恶意软件篡改系统关键设置。

2.系统安全功能启用:系统日志保留周期>180天,便于事后追溯系统异常行为,查找安全事件原因。内存防护开启DEP/ASLR,防止恶意软件利用内存漏洞执行代码。

(二)设备安全与防护措施

1.设备接入与使用安全:USB接口启用设备白名单,只允许授权设备接入,防止恶意设备传播病毒。虚拟机逃逸防护机制部署,防止虚拟机中的恶意软件攻击宿主机。

2.高危端口与服务管理:高危端口(135-139)永久禁用,这些端口常被黑客利用进行攻击,关闭可降低风险。驱动程序签名强制验证,防止恶意驱动程序安装,保障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。

七、办公环境安全

(一)物理安全防护措施

1.纸质文件与设备安全:纸质文件销毁采用交叉碎纸,防止信息泄露,保障纸质文件安全销毁。废弃设备硬盘物理销毁,确保硬盘数据无法恢复,防止数据泄露。

2.办公区域安全防护:办公区域部署红外移动侦测,防止非法入侵,保障办公区域安全。来访人员电子设备安检流程,防止外来设备携带病毒或恶意软件进入办公区域。

(二)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

1.信息存储与传输安全:电子介质消磁使用NSA标准,确保电子介质数据彻底清除,防止数据恢复泄露。文件柜配备动态密码锁,防止文件被非法获取,保障文件存储安全。

2.会议与设备安全:会议室配备电磁屏蔽设备,防止会议内容被窃听,保障会议信息安全。电子白板自动擦除周期≤1h,防止会议内容长时间残留被他人获取。

八、移动手机安全

(一)手机设备安全配置

1.设备安全设置:越狱/root设备禁止接入内网,防止设备安全风险影响内网安全。屏幕共享功能默认禁用,防止他人通过屏幕共享获取敏感信息。

2.数据安全保护:手机支付限额设置<2000元,控制支付风险,防止大额资金被盗。云存储数据本地加密上传,保障数据在云端存储的安全性。

(二)手机使用安全规范

1.应用安全使用:企业应用容器隔离工作数据,防止工作数据与个人数据混用,保障工作数据安全。应用权限最小化授予原则,只授予必要权限,防止应用过度获取权限导致隐私泄露。

2.设备安全防护:设备丢失远程擦除功能预置,防止设备丢失后数据被盗取。充电使用数据接口保护器,防止充电过程中数据被窃取或恶意软件植入。

九、无线网络安全

(一)无线网络配置与管理

1.网络加密与认证:WPA3加密协议强制启用,提供更高级别的加密保护,防止无线网络被破解。802.1X认证系统部署,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接入无线网络,保障网络接入安全。

2.网络安全设置:隐藏SSID广播信息,防止无线网络被轻易发现,降低被攻击风险。无线信号强度调整覆盖范围,防止信号外泄被外部人员利用。

(二)无线网络安全防护

1.网络访问控制:MAC地址绑定白名单机制,只允许授权设备接入无线网络,防止非法设备接入。访客网络与企业网络物理隔离,防止访客网络中的恶意行为影响企业网络。

2.网络安全监测:无线控制器日志实时监控,及时发现网络异常行为,保障无线网络安全。伪基站检测APP常驻运行,防止手机被伪基站欺骗,保障通信安全。

十、敏感信息安全

(一)数据安全管理与保护

1.数据分类与保护: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,根据数据重要性采取不同保护措施,合理分配资源。核心数据库部署动态脱敏,防止核心数据在使用过程中被泄露。

2.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:文件外发启用透明加密,确保文件在外部使用时安全可控,防止数据泄露。云存储数据本地加密上传,保障数据在云端存储的安全性,防止被窃取。

(二)数据安全防护与审计

1.数据安全防护技术:水印技术追踪文档流转,防止文档被非法传播,便于追溯文档泄露源头。源代码混淆技术应用,防止源代码被窃取后被轻易理解与篡改,

2.数据安全审计与监控: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审计,及时发现数据安全隐患与违规操作保障数据安全。邮件DLP系统关键字过滤,防止敏感信息通过邮件泄露,保障邮件数据安全。